《mode》

有人曾經問我說,你的服裝風格是如何變化的呢?

其實我記得直到高中,我媽媽都還是會幫我添購衣服。一直很想要自己「決定」,不過既然媽媽花錢買了,實在不好意思去推翻她的決定。直到後來我到了大學,也開始打工之後,才開始自己添購衣服。

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每期閱讀日本的服裝雜誌—《FINE BOYS》,看看是否UNIQLO有類似的款式,那時候UNQLO還沒有進軍台灣,所以到日本的時候就順便一次買齊。

當然,那時候沒有什麼太執著的想法,相信店員的專業看法,請他幫我選擇——一來可以和店員說說話,二來相信店員專業,這樣穿搭就絕對不會錯了。當然現在回過頭看之前的穿著真的是慘不忍睹啊(笑)

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至少一中街是流行《日系》打扮的,總而言之,在日本購買和大家的穿著類似的衣服,回來臺灣基本上大家也會認同這就是《日系》打扮。後來直到大學三四年級,突然開始了《韓系》打扮,開始關注韓國的網路購物網站 ZINIF,去研究穿著的風格,然後在一中街購買類似的穿著。

直到我的韓文進步,已經將韓國東大門品牌融會貫通了。那時候的我的穿著,就是中規中矩的襯衫和很窄的褲子,其實那時候的流行,在現在其實還是可以適用的吧。

可惜我已經回不到那時候的身材了…所以也就穿不下了(大哭)

出了社會工作之後,開始注意東大門設計品牌,其實在大學讀書,在一中街添購衣服的時候我,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品牌,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貴,在日本反而販賣的更貴(韓國的3倍價格)前幾個月到韓國的時候也如願看到了設計師!(可惜她不方便露臉)

除了韓國品牌,後來就比較開始注意台灣的品牌。一開始其實是那時候的上司告訴我有這個品牌,要我有時間可以去晃晃看看,後來就喜歡上了,都會比較注意這個品牌。

很多人說為什麼要購買台灣的品牌。可能一方面我覺得,台灣有很多可能性——很多人對台灣自己都保持著否定的意見。例如可能不想花錢在電影院看「台灣的電影」

我每次到日本的時候,如果有人問我這是什麼地方的品牌,如果能夠「很有自信」的說出,這就是台灣的品牌。我覺得蠻酷的。

我覺得能夠「設計」「產出」「企劃」一個商品很值得尊敬。尤其這些設計的品牌,不會刻意追隨流行,堅持屬於自己的風格這點真的很令人尊敬。

當你購買一件衣服的時候,你就會注意到原來這件衣服是藏著很多細節,不單單只是單純「購買這個行為」,而是認同「理念」去支持。

前幾天在一個活動遇到了我喜歡的服裝設計師本人。真的很令人驚奇!這位很靦腆害羞的設計師,很親切很斯文。我身上穿的這件大衣,就是左邊的設計師設計製作的!

而且他的衣服的設計,就是因為不跟隨流行,衣服大多都是黑色或白色組成。用很低調的顏色重構出很多不同的理念和設計。所以覺得即使過了幾年後,還是可以穿出自己的風格。

這件大衣可以將右邊的袖子拆開,將自己的手穿出去,呈現另一種風格。

這件襯衫有四個袖子,你可以選擇將兩個袖子收起來,變成一般的長版襯衫。也可以這樣讓袖子保持垂墜的感覺。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穿搭」可以表達自己的風格,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可能因為換了一件衣服,換了另一副新的眼鏡,今天又可以重新開始建立嶄新的一天。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