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我第一次前往香港。嚴格說起來是久違十年踏上這一個城市。在我還沒出社會的時候曾經在香港轉機到廣州。對於香港的印象僅次於轉機而已,曾經到香港的機場的香港書店《PAGE ONE》買了一本雜誌,香港的書籍大多都是來自台灣出版社的書,怎麼說都想要買一本香港的書做紀念,就選了一本似乎與淘寶合作的香港雜誌。
這次到香港非常臨時,我沒有打算換港幣,在沒有做功課的狀態下直接到了香港,就當作到高雄一樣,覺得應該不需要太特意準備吧。頂多下載了旅客版的八達通。
我自己認為的旅行,是非常愜意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著自己熟悉的事情,如果到一個自己完全無法熟悉的地方,反倒會讓我感到不安。因此其實自己沒有帶著期待的心情。自從上次的新加坡,福州,福岡,大阪——這次踏上香港的土地。我知道我對香港的食物不熟悉,因為胃不好的我,周遭的香港朋友要我避免一些,連上司都推薦給我好吃的日本餐廳。基本上這幾天的旅行都是吃日本食物度過。
香港的城市規劃很特別,老舊的建築物樓下蓋著商場,上面卻有將近20樓層以上的高樓,有些商舖卻需要按門鈴(如同住家)才能上去,最讓人衝擊的是,1樓不是1樓,台灣日本的1樓是GF。
想像自己是重慶森林裡面的王菲搭上電扶梯,沒想到幾天幾乎每天都有搭到,第一天搭到中間到了大館,自己不是因為大館的建築物讓我感到驚艷(Renovation的空間台灣也有很多),而是這個空間的確是一個擁擠的香港當中較為空曠的場地,看著高樓大廈和舊的建築物的對比讓人感到驚艷。
有一天搭船到了九龍,搭船這件事情會讓我想到不好的事情,不過也令人感到新奇。到了香港電影的經典場景,現在的台灣年輕人似乎對『香港電影』已經不太熟悉,一邊感嘆自己去的經典場景已經是我們這一年代小眾才知道的景點。
商場雖說哪裡都一樣,香港還是比台灣較為高端,各種小眾品牌在香港都有設櫃,逛起來還是挺舒適的。回來台灣之後重新看了好多部香港電影。重新認識一下比對一下香港的空間。
這次在香港購買的戰利品,是香港本土眼鏡設計師品牌的眼鏡。說什麼都要買來留下紀念。
雖然嘴上說自己不太喜歡不熟悉的空間,不過對於我來說這個新奇的刺激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