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台北記憶
在我小時候,對於台北的記憶都是和台中不一樣的城市印象。
在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101大樓,曾經去了台北車站站前店的摩天大樓,甚至還買了一個透明的水晶雕刻。
跟著家人親戚踏遍了台北。也曾經入住過天成大飯店,連logo都記憶猶新。
也還記得在忠孝復興sogo的玩具樓層吵很久買了一台練習打字的typewriter(打字機)的玩具,回想一下,或許我小時候就知道我未來的志向。
也有一次在日本交流協會(還記得在圓環附近)延期日本護照後,遇到殺害白曉燕嫌犯對峙的日子。
台北的住宅區建築物群和台中不太一樣,外面的地板的半圓形奇怪的紋路,就是我小時候對台北的印象。
每次搭著國光號前往台北,數了幾個收費站就可以到達台北。
到達和日本東京很相似又不太一樣的台北。
觀光地的台北記憶
小時候,我總是緊跟著家人後面到每一個地方。
直到我真的發自內心前往台北的時候,已經是我高中的時候了。
日本和韓國朋友說,我們來台北找你玩。你來帶我吧!
或許對台北不熟悉的日本人來說,台北和台中的距離就像是搭電車般的短距離,殊不知我對台北完全不明白。
我看著日本人御用的導遊網站《TAIPEI NAVI》,帶了他們去九份,微風廣場,故宮博物院,美麗華,西門町,龍山寺,饒河街。
設法滿足日本人對台灣的既定印象,滿足了夜市的想象,滿足了龍山寺傳統的印象,很熱鬧類似涉谷的台北西門町(那時候還不知道有信義區和東區),
感受到我平時很難遇到的所謂用日語親切招呼的台灣人熱情的意像。
社會人士的台北記憶
後來我到大學,研究所,在口譯工作等等
比較開始有機會往台北跑。
終於知道神秘的東區範圍,終於知道台北人習慣稱台北車站為北車,對路人詢問木柵線,對方聽不明白。
原來要改叫文湖線。到台北每一次,都會發現不同令人驚喜的地方。
看著東區,看著信義區人來人往,心想,我在台中的生活,
有一天真的能夠到這樣的都會,過著忙碌又充實的生活嗎? 台北對我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台北的物價,租金令人喘息不過來。雖然如此,如果我要找回日本人群體的生活,我勢必要到這個地方工作。
就在三年前,我終於隻身來到台北工作了。
三年後的現在,我習慣在台北搭乘捷運,公車,也熟悉了北車這個稱呼。
在假日的時候我也知道我要去哪裡度過。
這時候就像跑馬燈一樣,在踏進每一個地方的同時,都會和以前在台北的記憶做鏈接。
繁忙的工作,看著台北都會的生活模式,往很多高樓望去,我做到了。
我終於到了這個地方工作。現在的我,而為了不要輸給這些高樓大廈,我得要好好的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