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第一次在臺灣的大戶屋吃飯的時候是我12年前,趁著當時住在韓國的另一半飛到臺灣來找我的時候,在剛開幕的「美麗信花園酒店」住宿,晚上飯店稍作休息後,來到附近的「微風廣場」B1的「大戶屋」吃飯。而那時候的大戶屋很清楚地記得是暗色系的燈光,和現在微風廣場B1明亮的裝潢不一樣。
我記得,大戶屋當時臺灣的價位一直都和現在一樣,280以上的價格,當時還是學生的我是吃不起這麼奢侈的定食,即便在日本的消費是沒有太貴。不過即便大戶屋在臺北展店很多家,在臺中一直都沒有,即使到幾年前也只有第一家,座落於在離市中心遙遠的老虎城。
當時的臺灣不像最近幾年,因為臺灣對日本的稅率政策的寬鬆,到處都來自日本的拉麵店或其他日本餐廳。吃到的永遠都是「日式拉麵」「日式定食」,所謂的「日式」就代表有經過調整(アレンジ),不過臺北還是比較多日本食物,所以可能一直都會認為到了臺北,就更能有機會吃到「本場(正宗)」的日本食物。
直到出了社會,到臺北工作後,一週~兩週都會想辦法犒賞努力工作的自己,我記得一剛開始在中山工作的時候,是到中山站新光三越本館旁邊的新光三越B1的大戶屋,我最常去的門市就是「市政府統一阪急」的門市吧。在大戶屋吃飯一直覺得「很安心」。
當然可能是因為對日本食物的執著,同樣的價位,無法真正認同不是來自日本的餐廳。另外我嘗試新事物,可能是運氣不好,被雷到的機率相當的高。周遭的人都知道我很喜歡吃大戶屋,不過周遭的人一直覺得「大戶屋」是好吃的,不過沒有到「最好吃」的程度。其他人如果推薦其他餐廳,我相信那些餐廳(例如居酒屋)等等,價格一定是超過大戶屋的。
後來有機會到各地出差(台南,高雄,新店等等),如果有「大戶屋」的話,我都會在裡面解決一餐,犒賞自己的辛勞。雖然一開始的全家發行的享聚卡,可以打折,後來可能大戶屋改變政策,變成只能累積點數,我現在的點數也相當的驚人。
直到最近,每週搭乘高鐵回臺中,星期五晚上唯一樂趣就是在「大戶屋」吃飯,甚至是只要進到門市,服務人員就知道我要吃「香酥炸雞塊定食」。當然其他的食物也很好吃,不過我覺得「香酥炸雞塊定食」是最無敵好吃的。(包含回日本也吃大戶屋的「香酥炸雞塊」定食)
直到變成不需要開口點餐的常客,就在昨天,門市人員一同往常幫我點了「香酥炸雞塊定食」後,正吃到最開心的時候,門市經理跑來和我說。
『橫山先生很不好意思、九月十八日之後再也不會有「香酥炸雞塊定食」了,我們有很多客人很喜歡吃,也跟總公司爭取過了。但是總公司已經決定之後要下架這個商品。。。。。』
覺得相當的難過,我的樂趣要結束了。我把這件事情告訴遙遠的他,他和我說「只不過是一個香酥炸雞塊定食」,其實說的也是,不過對我來說「大戶屋」的「香酥炸雞塊定食」陪伴了我好幾年,和喜歡的人談戀愛約會的餐廳,感冒時候,心情很疲憊的時候,無力的時候,都在「大戶屋」吃「香酥炸雞塊定食」。
晴天霹靂
最後,我很珍惜的吃完香酥炸雞塊定食後,看到準備收店的經理對我說「再見」,她跟我說。
你之後還會再來嗎?
聽完真令人鼻酸。
雖然沒有了我最喜歡吃的東西,不過還有我第二喜歡的「炭烤雞肉沙拉定食」可以吃。如果這篇文章能夠讓「大戶屋」的總公司看到,我想對總公司的人說,可以不要剝奪我們的「香酥炸雞塊定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