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受很深刻——充滿回憶的店家漸漸歇業…。
我一個人隻身到臺北的時候,沒有什麼朋友,只能一個人獨自找尋咖啡廳,獨自找尋—臺北的容身之處。那時候公司的總經理總是對外介紹我假日的興趣是「カフェ巡り(逛咖啡店)」,我們也會彼此分享新的咖啡店。
在進公司之前,已經有感受到和臺中不一樣的咖啡店文化,進公司之後,中山赤峰街附近的《nichi nichi—日日咖啡》是我常去的咖啡店。假日總是往松菸跑,直到現在也是這樣子。
臺北的咖啡店很多都是貴婦聚聚下午茶的小天地,但是如果想要好好一個人靜靜,一邊啜飲咖啡回顧生活的時候,不希望有太多吵雜的聊天聲,我就會選擇來到「日常生活」。
這家店位於松菸旁的咖啡店。
就這樣,來到臺北工作的四年,有時候,帶著電腦來「日常生活」加班,試圖擠出很多程式設計的idea,或者覺得疲憊的時候逛完松菸後,來到「日常生活」,找到位子,聽著耳機,一邊看窗外的風景趴在桌上稍作休息,有時候,當悲傷和寂寞的感受竄遍全身,看著自以為是解藥的勵志書籍,一邊掉著眼淚一邊故作堅強。有時候,約朋友來這邊聚聚聊聊天聯絡感情。
這裡充滿了我很多的回憶,但沒想到1月20日後,就要和日常生活說再見了。
其實除了這家咖啡店以外,在臺北休日的日常,待過的地方,你總是會回想當時開心或悲傷的種種回憶。不過當「這個地方」完全消失的時候,似乎也是在剝奪你內心,除去你的記憶的樣子。
再見
我很不喜歡說再見。不過這個地方的消失,或許也是老闆不樂見的結果吧。
我只能好好打起精神,試圖在臺北的更多地方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