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台中的意義,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為了我的媽媽。這不是被強迫,而是出自心甘情願。每週五回台中,每週日回台北,這樣的生活規律進行了四年多,最近其實回台中的頻率有比較少一點。
原因當然有很多,我就不多說了。
不過其實中間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在有一次回家撞見媽媽正抄寫著公投小抄,深怕自己投錯,同樣句子抄寫了兩三頁(所以可能有50行一樣的句子)。最失望的,就是她沒有選擇我想的那一邊。其實有點想哭。
或許 ———可能年紀大的「同溫層」大家都很喜歡韓國瑜,大家都喜歡護家盟。即便媽媽很支持我的決定,不過骨子還是無法接受也說不定。是說我也沒有臺灣籍,而是日本籍,這些台灣的選舉種種或許我的身分也可以雲淡風輕裝作不是自己的事情,假裝不在意。
因為她漸深蒂固的「挺藍」,最後還是沒有扭轉她的想法。可能覺得明明妳很支持我,我也很愛妳。但是…。
她其實也有改一點了,她很喜歡看LINE的長輩圖,長輩圖充斥假消息,明明日文的內容和中文不一樣,卻加註了完全不一樣的註解在各個LINE長輩聊天室流竄。但我實在是不喜歡。她喜歡看韓國瑜電視台,從韓國瑜吃早餐,韓國瑜的一舉一動都報導的電視台,她也會不自覺跟我分享,每天早上的電話的內容也會加入韓國瑜或是盧秀燕。我也不喜歡。
我想和大家說的是,我不是不喜歡韓國瑜,我也對他不熟悉,只是太過於「洗腦」,後來她就沒有傳給我了。
這幾個禮拜回家次數變少了,我在臺中的六日生活圈也改變了。嗯,變得想念臺中的一切。覺得好想我媽媽,覺得想念臺中的床,想念臺中的狗狗,想念臺中的朋友,雖然回家她還是在看韓國瑜。讓我不自覺想戴耳機(哈哈)我媽媽一定有感受到我的改變,但我們都不會去討論這件事情。因為還是「尊重」,就像我也不可能會改變我喜歡的對象的。
昨天是農曆新年的初一,我久違和媽媽有「完整的一天」可以一起逛街。我們沒有聊到任何這些改變,應該是我們之間的默契,我也試圖在修復這些鴻溝。聊著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包含主管發酒瘋拉著我的手,問我可以陪他陪多久,我們大笑著這一切多麼荒唐,一起臭罵我們曾遇過的不好的日本人。以及分享最近拍的照片給媽媽,包含我和他的幸福開心的合照,和她說我現在很幸福。似乎母子以前的感覺又回來了。
因為她說她要去參加婚宴,需要治裝,我畢竟還是有一點sense的(自己說)。我陪著媽媽在新光三越時,購買了一件西裝背心送給媽媽。
我對媽媽很大方,其實是我對深愛的人都蠻大方的,結帳時那個櫃姐一直跟我媽媽說「大姐,我也希望我兒子那麼孝順。」的時候,我媽媽嘴角應該有稍微上揚(吧)
我們一起熬過了我低潮的時間,妳也熬過了以前的低潮,我一直心想,現在不能讓我媽媽受苦了。
昨晚,我媽媽說了三四小時的電話,應該就是親戚朋友的電話。又回到那種感覺了,那種——令人熟悉的感覺。我媽媽聊天聊得很開心,看著她很開心,即便內容還是離不開韓國瑜。不過既然是她的興趣,我也還是會尊重她,還是會學著接納。(雖然默默上樓)
我還是很愛我媽媽。希望我媽媽也會這麼覺得。「Reset的按鈕」,切換一個環境似乎真的蠻重要的,我今後還是會乖乖回家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