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日混血的我,偽單親家庭這件事情會被放大好幾百倍。『你爸爸是日本人嗎?』『對』『他怎麼不在台灣跟你們一起住呢?』『所以他在日本有小老婆嗎?』『還是你媽媽是…。』尤其是失禮的老年人一定會繼續窮追不捨問出更荒唐的問題。但是我好像從來都沒有問過我媽媽為什麼我們要分開居住。
我每次得要合理化他不在台灣的理由說給別人聽。『在日本做生意』blablabla,不過事實的確如此,他也不會說中文就算在台灣找工作也可能不會很順利。在我被頻繁詢問的那段日子,他也常常住院,所以無法到台灣的理由更正當化了。
現在的我則是也是被問到為什麼遠距離的時候,也總是將他的理想告訴給別人聽。一樣也是有很多白目的人繼續詢問著失禮荒唐的問題。失去了距離,失去了相處的機會,不管是地理的還是心理上的,從小到大就得要面對這些事情。
以前媽媽獨自撫養我們,她身兼工作有時候需要很晚才回家。我總是數著一小時過去兩小時過去了,就算被交代早睡,但是沒有陪伴,我無法睡好。直到開門的聲音響起還需要探頭探腦是不是她,而不是隔壁鄰居。確認是媽媽腳步聲才可以安心睡著。
長大到現在,有時都會幻想他哪一天從馬祖突然飛來在家裡找我。熟悉的開門聲音再也不是鄰居,熟悉的聲音再也不是從耳機話筒傳出的。
現在的我,我總是放不下。早上一通電話,晚上一通電話打電話給我媽媽。我不想要因為距離的關係失去相處的任何機會。
最近歐陽靖的新聞寫著她的日本丈夫沒有來台灣看她,小孩出生都沒有看過,甚至因為吵架就再也沒有聯絡了。遠距離的基礎很薄弱,分居也好,遠距離也好,只要一方不願意努力,失去關係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孤味也好,親愛的房客也好。都是圍繞著『失去』這個議題。上一篇我說,如果失去了我的回憶。可能會一瞬間感到悲傷,後來就會慢慢的修補。但是我花費了辛辛苦苦賺的錢然後失去了形體,失去了使用的權利,或者無法使用,就會感到更悲傷,所以一旦失去了我就會盡快將它買回來。
不過,今天看了電影。我覺得最痛的莫非是失去關係。
我記得我曾經在電話裡說過『我求求你不要不理我。』也曾在街上大吼過。所以每當電影演到類似失去關係的片段我就會很想哭。
長大了失去關係更令人痛心。今天也是一個失去開心的日子。看了電影很感傷。好好珍惜每天,希望不要在度過有失去的日子。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