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喝咖啡。
我人生第一次喝咖啡的時候,是在我10年前在日本的時候。
在我人生當中,能夠認識超過10年的朋友並不多。
而有一位住在日本的姐姐,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喝咖啡的樂趣。
說到現在的年輕人。
喝咖啡這件事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而那時候的我,在人生第一次低潮時期,過著為了取得簽證而到處來回日本和台灣的生活。
回日本的時候,必定會和姐姐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
而我們相聚的地點總是在品川車站附近的咖啡店。
從十八歲懵懂無知的學生,轉變成對未來迷惘卻一直有著衝勁的大學生,
甚至是將近二十五歲後半成為一個日本企業在台灣的一位上班族,到現在進入人生30歲的年紀。
我們的人生隨著時間互相影響,隨著時間學習成長。
妳看著我成為一個大人,妳也跟我說我長大了。
對我來說咖啡店,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空間。
就如同常常日劇,或者某些人可能選擇在酒吧談論人生,而我們是在咖啡店。
小時候其實就常常進出咖啡廳,日本的羅多倫咖啡是以前常去的地方了。
但我總是像個小孩,喝著百分之百的柳橙汁。
在日本要喝柳橙汁,除了超商販賣的柳橙汁之外,似乎就剩下咖啡店了。
而第一次喝咖啡,是在品川車站附近的星巴克。
我哭著跟妳說,我的人生很苦。不知道怎麼撐下去。
而其實對我那時候還是個小屁孩來說,我更想說我的咖啡更苦XD。
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咖啡有分什麼種類,就直接說了Ice Coffee。
(聽不懂咖啡的超級長的外來語)
結果沒想到可能是裝大人的心態的報應,我一鼓作氣喝完咖啡。
雖然妳對我說還好嗎?但我想,這就是大人的滋味吧。
我還記得隔天回到台灣的這段路程,雖然很想睡卻因為第一次的咖啡讓我無法入眠。
而對我那時候來說,喝咖啡不是享受的事情。
覺得只是一個所謂大人的世界,我只是想著能夠體驗一下大人的世界。
咖啡店是相聚的場所。一個Community。不管在台北,東京,台中,首爾,馬祖。
咖啡店能夠將人和人的心連結在一起的空間。
無論時間再怎麼變,人再怎麼變,生活再怎麼困難,
在一個能夠彼此敞開心胸的空間。
聊聊彼此的生活,彼此開開心心的共同享受同一個空間。這就是對我來說很幸福的事情。
而在我教日文的十年間,最常在咖啡店教學了。
雖說如此,一杯要破百的咖啡,對我還是非常奢侈的價格。
我總是跟學生說我不敢喝咖啡(這是真的),每次都厚著臉皮跟櫃檯要了杯水來喝。
直到我過了好幾年後,有一位教授學生載我到我家附近的美術館附近的咖啡店。
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做『拿鐵』!
『拿鐵』這個詞語在我只是一個natie這樣拼音的單字,
即便有歌手在歌詞說著愛就像卡布其諾,我也不曉得咖啡所謂的種類。
——原來這就是拿鐵啊。
在那之後手頭較為寬裕之後,應該說上了研究所之後,開始懂得喝咖啡這件事情。
當然我需要承認的是,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咖啡的種類。或者我也不是研究咖啡的愛好者。
對於我來說,咖啡店只是一個空間。
在咖啡廳讀書,在咖啡廳與人相遇,在咖啡廳寫論文。
在咖啡廳接翻譯的工作,在咖啡廳討論人生。在咖啡廳觀察生活。
不需要做什麼特別的事情。
只要在那邊放空也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一個人的時候,面對自己,一邊拿著廢紙隨意寫著對於自己目標的期望。
這也是令人快樂的事情了。
兩個人的時候,即便不需要說太多話。
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說話的時候再說話。
喝著自己喜歡的咖啡一起共享彼此的空間。
來台北的日子,我很喜歡在咖啡廳稍作休息。
如果問到我常常在休假做些什麼,我想大家都會說「カフェ巡り(逛咖啡店)」
(*即便我最近比較少到咖啡廳)
咖啡廳,我很注重的是設計這一塊。
Graphic Design設計的空間,講究裝潢設計的空間。
似乎也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
當然更喜歡的是,和你一起創造的很舒服的聊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