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rless》

光化門

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

這個世界充滿著固定觀念和偏見,常用「多數派」的意見當作自己的「常識」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只要偏離「一般」「普通」的軌道,似乎就會受到檢視,尤其日本人特別會有這樣的想法。

所謂以「普通」「一般」為名的量尺並不公平,生長環境,思考模式,個性也理所當然會不太一樣。

「一般人都是——」「大家都——」「普通に考えたら(用正常的思考來想)」

只有好好的面對「不一樣」的自己,才能從「不一樣的自己」蛻變為「獨一無二特別的自己」「不平凡的自己」。

在一般人眼裡,我常常因「身分」「外表」「語言」「職業」「穿著」「個性」的關係,在他們眼中被看待為「普通じゃない(不普通/不一般/不正常)」的存在。或許有些人認為「普通」「正常」的存在很簡單,不理解為什麼要選擇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的界線(borderless),無論是人種,國籍,性別也好,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權利表現自己。

我從小就對於「混血」的身分感覺到很困擾,有一位大學教授在研究關於我們(包含那位教授)這些「國際小孩」的思考模式的影響,每一個人都來自各個不一樣的家庭,包含年齡和生長背景對於「自己身分的認同」也不太一樣。

在我高中時期,穿去學校的制服,總是盡可能將名字的刺繡遮住不讓人看到。我還想到學期的第一天,有一位老師點名的時候對我說「你如果是橫山,我就是木村拓哉了」,連自己的名字也會被否定的感覺,這滋味其實是不好受。

現在的年輕的「國際小孩」可能會比較能夠接受「和別人不一樣」的自己感到很cool,至少我從來都不是那樣的人。

「日本人應該很有錢」「日本人都去過北海道」「日本人應該是——」

小時候無法接受「和別人不一樣」,甚至覺得有些煩惱,所謂的「一般人」就不會出現,有些的「固定觀念」「偏見」就不會存在,後來,學會了包容自己,心裏變得豁然開朗。也有些人會好奇的就像是看待動物園的動物一樣,頻頻問我腦內的構造,到底是什麼語言造就了我。

而等到快要出社會的時候,也會因為自己的外表比較童顏(不是誇獎自己XD),被認為不夠專業,有時候也會想辦法讓自己變成熟,不過我覺得如果刻意,就不會是原來的自己。

「工程師」「資訊工程系」

在別人的眼中這些詞都不會聯想到我的身上,大家都會認為我是設計相關的職業,「因為一般工程師不會穿這樣」

有時候常常會覺得「特別」這個詞只是為了軟化「奇怪」,較為中性的詞語。

「男生應該要怎麼樣」

希望以後像這樣的詞語不會在我周邊出現。有一天我在我們辦公室的樓層,打掃的阿姨對我這麼說。也不是直接對我這樣說,而是在我面前和別人打電話說我的「不是」

「他都穿得很不像男生,很奇怪,不知道想什麼」

我當然也無力反駁,也不需要反駁。

當然「以一般來看」其實我的穿著的確不是一般人會有的打扮,我有時候也會想著,如果我需要「平常」的幸福,「普通的幸福」,是不是需要跟隨「社會的一般期待」才能夠有基本的幸福呢?我有一度換上大家都會穿的Tshirt和一般的牛仔褲,試圖「回歸」大家一樣的打扮,故意躲避打掃阿姨的眼光。

不過我放棄了,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樣,那麼這個社會充滿了複製人,若自己的思考被噤聲的話,就無法成就了自己。而現在大家看到的我,的確就是所有的「不平凡」造就我這個人。

用「衣服」表現屬於自己的「個性」,用「設計」表現自己的「想法」

每一個人應該需要尊重「每一個人」的特性,發展屬於「自己的舞台」也需要包容自己,才能得到活出自己的幸福吧。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