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來到臺灣的「日月潭」
我一直以為我人生不會有機會來到「日月潭」,也忘記我上次來「日月潭」是多久年前的事情了。
對我而言「日月潭」和「九份」一樣「日本觀光客」很喜歡的觀光景點之一。只要知道大略位置,能夠推薦日本朋友到臺中,就可以了。
從臺北搭四小時的國光客運,這也是睽違三年搭客運了。其實我一直很想回味「搭客運」這件事情,因為可以看著外面的景色放空,步調也比高鐵還來得慢,似乎比較有時間去放空。我平時回到臺中也是蠻忙碌的,實在是沒有時間和體力搭長距離的客運。屁股還蠻痛的。
搭到日月潭下車的時候,穿著背心的服務人員親切的招呼我們是否要不要搭船,雖然這個場景蠻常見的,就像我小時候從「中正機場」提著行李搭客運抵達臺中火車站的時候,一群司機用臺語問著「要不要坐車?」的那種場景,雖然覺得害怕也覺得懷念。
平常習慣待在都市環境,也需要好好換個環境喘息一下。
走在短短的「商店街」大家都蠻熱情的,用熟練的日文親切地打招呼,問要不要買茶葉什麼的。這似乎是成為「觀光地」的必備要件。我覺得很像「九份」的感覺(觀光地的商店街的氣氛)
只是如果真的要出遠門,與其到那些「飾品」,已經「規格化」的紀念品商店,看特別設計建築拍拍照可能會比較吸引我。例如:亞洲大學安藤忠雄美術館(對我來說已經蠻遠的),十三行博物館(八里),這次(唯一)想去的地方就是「向山旅客中心」。

旅客服務中心變成主要目的地,似乎任何人聽起來都蠻奇怪的,不過IG上很多情侶,很多街拍都會在那邊拍照,就會覺得自己也想在那個場景拍拍照。事先查好IG拍攝的角度和構圖,照這樣拍攝就不會錯了!我的假日,只希望「悠閒」,所以不希望走太多路,深怕太過疲憊無法好好「悠閒」。
在適度拍完照片後,其實差不多就可以找個咖啡店休息了。如果此時窗外景色很特別,那就更棒了。在旅客服務中心附設的咖啡店滿足了我的需求,一邊看著風景,一邊聊聊天其實真的蠻愜意的。
「安心感」也是我旅遊的必備要件之一。就像是韓國人旅行一定會帶著泡菜或著韓食餐廳一樣,下車看到日月潭飯店旁的「喫茶趣」「星巴克」感覺就令人很安心。(想到我到新加坡也一直在尋找日式定食餐廳)
今天也搭了「遊艇」,其實遊艇票是包含在住宿費用裡的,後來才發現,原來「飯店」「遊艇」全部都是同一家公司經營的,光是那一家公司可能就在日月潭擁有很多其他家不同名字的飯店。還蠻驚人的。讓住宿的旅客完全都按照規劃的路線消費(似乎也有經營飲料店/餐廳)可能就是「觀光地」的商業模式。
昨天晚上大致上七點回飯店,趴在床上看了三個多小時的「PRODUCE 48」直播,結果真的很令人不滿而咬牙切齒,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XD
總而言之,只要能夠走在不同的街道,拍到很好看的照片,好好在飯店休息,不要太累,這就足以讓我感到悠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