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散步日記》

不太會運動的我,如果要說哪一個事情是比較常作的運動的話,那就是「散步」了。

天氣涼一點的時候,下班之後習慣散步走回家。

《sense:王大閎》

昨天,他帶我去聽臺灣的建築詩人—王大閎故居復刻的導覽。最近這幾年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有關他的書籍,所以蠻有興趣的。(尤其是因為世紀王大閎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我)

《AirPods》

買了 AirPods 耳機。其實我一直很想要藍芽無線耳機,去年社內活動也很幸運抽中了一台《Beats Solo 3 Wireless》無線耳機,屬於頭戴式耳機。因為我必須得戴眼鏡的關係,戴這種耳機會讓我耳朵感到壓迫感,所以連拆封都沒有拆封就直接轉賣給朋友了。

直到那位朋友告訴我他去買了 AirPods 之後,讓我覺得一直很想要買來戴。→雖然我不是 iPhone 使用者。

《iPad for Mom》

下定決心買下去了。送媽媽生日禮物 iPad 了。我媽媽本來對機器比較不在行,幾年前已經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了。不過智慧型手機畫面真的很小,在前陣子我聽她說用手機看了11小時的韓劇,我覺得對眼睛很不好,所以決定送媽媽 iPad了。

思い切って買っちゃいました。母親にiPadをプレゼントしました。母親は元々、機械に強くなく、ようやく何年か前にスマホデビューしたのですが、スマホの画面がとても小さく、この前、動画アプリで11時間も韓国語ドラマを見ていた話を聞いて、さすがに目に悪いと思って、iPadを贈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kingsman眼鏡》

我一直認為,個人特質當然除了個性之外,每一項單品都具備很重要的角色,例如穿什麼樣設計的衣服,戴什麼樣的帽子,眼鏡都可以改變整體風格特色。

我視力本來就不太好了,出門一定要配戴眼鏡。眼鏡是一個視力矯正的道具,另外也是我不可以或缺的時尚單品。已經數不清到底有多少副了。不過,很想要弄一個小區域把所有的眼鏡收藏好好收納起來。

《mezamashi》

最近在臺灣是中秋節連續假期。我們家族在臺灣沒有中秋節的活動。因為是在各百貨有實體門市的企業上班的關係,總公司自然也沒有所謂的中秋連續假期。正因為中秋連續假期買不到週五回臺中的票,只好買星期六唯一僅有的一大早07:30的高鐵商務車廂的票回來臺中。好像搭飛機的感覺耶。(明天就要回臺北就是了)

《電話亭》

就如同上一篇文章。最近因為看蠻多日本的部落格,開始覺得要更積極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

最近迷上了電話亭KTV。其實10幾年前在韓國,就很流行這種在路上的行動練歌房。直到現在,韓國會稱這種快速簡單的KTV為叫코인노래방(Coin練歌房)。以往「唱歌(唱KTV)」總會認為不是一個人會做的事情。至少需要花費3小時以上的時間。

《寫作的日常》

日本人非常喜歡紀錄生活。在「部落格」這個名詞還沒有流行之前。就開始了網路上「寫日記」的這個習慣。

我在 2005年在日本學校讀書的時候,我跟在學校認識的中國朋友說我開始寫日記了!

他嘲笑我說「上網寫自己的事情幹啥呢?」

《在臺中度過週末的方式》

我常常被認為是一成不變的人。

不過我的確是一個不成不變的人,所以內心很期待有人可以把我從一成不變的生活拉出來。

首先跟各位介紹我在臺中度過週末的方式,用簡單的幾個單字來表示就是

《大戶屋》

回想我第一次在臺灣的大戶屋吃飯的時候是我12年前,趁著當時住在韓國的另一半飛到臺灣來找我的時候,在剛開幕的「美麗信花園酒店」住宿,晚上飯店稍作休息後,來到附近的「微風廣場」B1的「大戶屋」吃飯。而那時候的大戶屋很清楚地記得是暗色系的燈光,和現在微風廣場B1明亮的裝潢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