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mind

《分離》

最近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受很深刻——充滿回憶的店家漸漸歇業…。

我一個人隻身到臺北的時候,沒有什麼朋友,只能一個人獨自找尋咖啡廳,獨自找尋—臺北的容身之處。那時候公司的總經理總是對外介紹我假日的興趣是「カフェ巡り(逛咖啡店)」,我們也會彼此分享新的咖啡店。

《尊重》

「イジメ(霸凌)」這件事情我從小到大都還蠻常遇到,甚至也曾經有「不登校(不去上學)」的日子。我常常認為,就是因為我從小到大遇到了很多「霸凌」的事情,所以我會比其他人的心思更細膩,要好好保護自己,避免遇到這樣的事情。

一個群體當中總是有小群體,而找到適合小群體並且融入群體真的很不容易,畢竟每一個人出生到大的生長到大的環境,真的都不一樣。

《不正常 abnormal》

我出生以來直到現在常常被人說「不正常」「普通じゃない」。這個不正常分為很多種意思,不管背後意思如何,「和別人不一樣」至少在現在這個還算保守社會來說,都是個比較偏向否定的意思。

《一萬年》

這幾天在松菸看了一部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
結束後在Uber車上耳朵響起了這片中的《峇里島》
不曉得為什麼很沈重——其實我沒有哭泣。可能太過於寫實。

《一個巨星的誕生》

沒想到最近幾個月常常看電影。其實雖然嘴巴上說在電影院看電影很浪費時間和金錢。不過實際到電影院之後,就會覺得被隔絕一個空間就只專注在電影劇情上是一件很棒的事。

《週六夜現場》

從「前上司」那邊拿到了《安博盒子》,應該說是原本以為壞掉,所以後來她又再買一個新的,同事將壞掉的拿去店鋪修理才發現—原來根本沒有壞掉,這一台就直接給我了。真的很感謝,畢竟可以直播看日本節目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沒錢裝小蜜蜂的人/這一台需要3000台幣)

今天想著要來測試《安博盒子》到底可不可以看。起了一個大早(雖然是早上十一點),結果沒想到原來真的不能看—那天唯一沒有測試的就是電線。原來是電線的問題,我星期一得要到光華商場換一條線才行呢。

我整理出我最近的心情—總而言之就是這樣子。

《20181015雜感》

早晨起床最怕遇到一件事情了。看到來自日本的LINE訊息。出社會了之後,假日或是不屬於出勤時間的時候沒有收到LINE就是「好日子」,我終於知道「NO NEWS IS GOOD NEWS」的真實含義。

接到LINE之後立刻起床,立刻衝向捷運站。原本要搭到內湖看廣告後製,收到自己開發的日本系統發生無法登入的事情發生,這件事情雖然可大可小,為了釐清真相,還是衝向公司。

《20181010雜感》

這幾天台中和臺北的溫差實在太大,還好有將長袖預先準備起來,我還是感冒了…。日本人常常說,

「身體管理」是身為社會人士「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感冒這件事情代表沒有對自己負責好好妥善管理自己的身體。用「日本人的思考」去思考自己的事情,有時候也蠻配憊的。

《sense:王大閎》

昨天,他帶我去聽臺灣的建築詩人—王大閎故居復刻的導覽。最近這幾年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有關他的書籍,所以蠻有興趣的。(尤其是因為世紀王大閎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我)

《iPad for Mom》

下定決心買下去了。送媽媽生日禮物 iPad 了。我媽媽本來對機器比較不在行,幾年前已經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了。不過智慧型手機畫面真的很小,在前陣子我聽她說用手機看了11小時的韓劇,我覺得對眼睛很不好,所以決定送媽媽 iPad了。

思い切って買っちゃいました。母親にiPadをプレゼントしました。母親は元々、機械に強くなく、ようやく何年か前にスマホデビューしたのですが、スマホの画面がとても小さく、この前、動画アプリで11時間も韓国語ドラマを見ていた話を聞いて、さすがに目に悪いと思って、iPadを贈ることにしました。